欢迎来到中华木作文化产业联盟官网!
XXNR-T1-20140530095726
当代大师
木作网首页 >> 精器作(木雕木艺) >> 当代大师 >> 正文

薛庄麻梨木雕 展现独特鲜明的产区特色

2014年07月17日 10:11 作者:王小刚 来源:中华木作网

摘要:

大孙各庄的木雕产业格局,以薛庄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薛庄有麻梨木雕作坊40余户,据了解,薛庄木雕并非世代祖传,而是历史基因的偶然突变。

庄上现只有一家雕刻厂。作为全镇规模最大的雕刻业实体,这家厂主要走国际批发渠道。工厂生产出的产品,主要以批发形式转给进出口企业。2008年前,厂子平均每年能创收四五百万;即便是2008年国际市场大降温后,也能保持原来一半的收入。同时,庄上更不乏小有名气的雕刻师傅们。作为薛庄木雕产业的主体形式,作坊生产模式机动灵活,其客户主要为二道贩和收藏爱好者,作品以个人定制为主。据说,其中一些年轻能干的雕刻者,一年可以赚到百八十万。

这种雕刻厂与作坊并存的产区格局,为薛庄麻梨木雕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


精器作麻梨木雕


在产品形式上,薛庄保持了以麻梨木雕为主的业态,同时兼做骨雕和玉雕。不过,受制于原料、产能和知名度的不足,薛庄产区目前还未能达到理想的规模。特别是产品知名度方面,麻梨木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大孙各庄镇政府、薛庄村委会都很期待不久后举办的“薛庄麻梨木雕文化节”。薛庄村委会主任表示:“几十年来,麻梨木雕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知道的人也不多。现在真得很需要借助媒体和协会的力量,扩大行业知名度。”

麻梨木雕取自麻梨木根部的“疙瘩”,这种疙瘩质地坚硬光洁,周身布满暗花,做出的根雕、烟斗、手镯、项链等物品很具牙雕的古朴。在自然中,麻梨生长极其缓慢。有四五十年树龄的麻梨木,根部直径仅有20厘米左右;由于生长环境恶劣,多数麻梨疙瘩内还常出现中空、砂眼甚至夹杂石块,出材率极低。如果制作烟斗,那得是五十年以上树龄且根部出现瘤化的高密度麻梨木,采回后阴干数年后才行。

如今庄上的“60后”老师傅们,都已是赵教授的第三代弟子了。

在手艺人李师傅家,我们看到一尊标价2.5万元的木雕摆件,2014年6月上旬刚做出来。李师傅说,这件作品的原料利用率为10%左右。当前,李师傅不愁作品没人买,而是愁麻梨疙瘩好料难求:“如今为买料,我们已经跑到兴隆、青龙、承德一带了,但好料越来越少。”

除了料缺,内部协作不足也制约了产区规模的扩大。在薛庄,麻梨木雕师傅们多为单打独斗,在购料、制作、销售方面合作基本为零——为了保护各自的原创不被抄袭,他们还有“同行不进屋”的规矩。另外,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不无担忧,以及年轻人急功近利,也使老师傅们对带徒弟普遍不热心,这无疑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 网站编辑:Alinna ] 已有 6615 次点击
分享到:
XXNR-CL1-20140530095503
相关新闻
XXNR-CR1-20140605121812
XXNR-CR2-20140605121547
XXNR-B1-2014053009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