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华木作文化产业联盟官网!
XXNR-T1-20140530095726
木道
木作网首页 >> 木道 >> 正文

美物传承 品读中式“红木”文化

2014年07月10日 17:38 作者:赵夫瀛 来源:中华木作网

摘要:

用红木,源于喜欢,源于爱。而爱之源,在于对中式传统文化的追崇。而用的本身又是传承,承载一种带有文化符号的器物,也就是传承文化。

“红木”这个词很中国,它只属于中国。

汉语以外的许多语言翻译不了这个词,因为“红木”这个词的背后,蕴含着一连串源远流长的中式文化。所以老外们进到红木店里很迷惑:没有红颜色的木头,倒是一大堆的中国家具。不了解红木的中国人也迷惑,搞不懂“红木”到底是什么。


《黎山贡木图》拖木出山图


“红木”这个词用到今天,它的内涵与外延早已不是当年。

“红木”一词最早是用在红酸枝这种材料上,叫“老红木”,“老红木”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红酸枝。大红酸枝就是红酸枝,更准确地说,是指红酸枝中的上品即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是人们对“红酸枝中的上品即老挝红酸枝”的一种爱称,一个“大”字,把几多情感融入了其中。

老红木是中国硬木家具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用材,它不仅材质好、油性大,颜色也喜庆,尤其是在价格上,可以说性价比最好,所以几乎适应各种层面的人群,赢得了普遍的喜爱,应用也最为广泛。因此,1990年前后开始,南方的一些硬木家具店干脆就叫“红木店”。这时的“红木”就已经不再是木材的概念,而是家具的概念——用老红木做成的家具,甚至泛指了包括但不限于老红木所做的家具。

不过在当时那种时候,红木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转折点是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的出台。国标汇聚了33种硬木材料,需要一个集合体的名字,由于南方、尤其是华东地区有许多以“红木”命名的硬木家具店这一基础,所以国标便将这些木头定名为“红木”。也就在这时候,“红木”这一词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由专指老红木即大红酸枝这一种材料,变成了33种材料的统称。而同时,它也从一个方面把自己从“硬木家具店”的含义,又还原回了木材材料的含义。这一切,就使“红木”一词变得复杂起来,老外们就很难理解了。


红木文化

《黎山贡木图》锯木图


有国标托底,加之红木家具产销两旺,红木专卖场也全国各地八面开花,红木厂、红木店、红木商场、红木街。这就又让“红木”彻彻底底地代表了一种制成品,而真正卖红木木材原料的,倒叫“木业”公司而不叫红木了,这正是:真正卖红木(木材)的企业反倒不叫“红木”,而不卖红木(木材)的倒是叫红木。

那么,“红木”一词到底指代什么呢?

它既可以指代一种木材——红酸枝,也可以指代一类木材(国标中的33种材、包括红酸枝),又可以指代用红木做成的红木家具及其他制品,还可以指代专卖红木家具(制品)的商场,甚至还可以指代用非国标红木的硬木所制成的类似于红木家具制品。道理在于“红木”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是木材、制品的概念,而是一种文化概念了。“红木文化”,许多人这样说。

这是没有错的,红木,无论材料还是制成品,它浑身上下都是文化味儿——中国的传统文化。若非如此,它不可能在中国有这么大的感召力,是它的文化特性把人们征服了。——文化?好虚啊!很多人也会这么说。因为它们似乎看不见摸不着,落不到实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它征服了你,但你却抓不住它,它只是个飘忽的影子,但它又深深地根植在你的脑子里、心里。也正因为这样,许多人举起了文化旗,“红木文化”挂在嘴上,但真正让他说说文化,他又说不出来,或说得非常表面。

因为其富含文化,所以“红木”才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帮助大家,细细地去解读这种文化,去品味这种文化,去传承这种文化。用红木,源于喜欢,源于爱。而爱之源,在于对中式传统文化的追崇。而用的本身又是传承,承载一种带有文化符号的器物,也就是传承文化。


作者:赵夫瀛  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 网站编辑:Alinna ] 已有 4247 次点击
分享到:
XXNR-CL1-20140530095503
相关新闻
XXNR-CR1-20140605121812
XXNR-CR2-20140605121547
XXNR-B1-2014053009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