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华木作文化产业联盟官网!
XXNR-T1-20140530095726
人才
木作网首页 >> 人才 >> 正文

中华木工委“双师”评选 :“大师”是行业金字塔尖

2020年08月20日 16:59 作者:匿名 来源:中华木作网

摘要:

目前全国大约有大小30000多家木作企业,由中华木工委等权威机构组织“双师”评选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树立起行业的标杆和旗帜,以此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业凝聚力,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提升产业地位,推动产业发展。

引人触目的“中华木作大师”、“中华高级木作师”评选活动开展到现在,不断有人向中华木工委“双师”评选办公室秘书处询问评审进展等相关情况,猜测到底哪些人能够被评为“大师”,其参与热情和广泛关注度,形成木作行业从未有过的感召效应与事业合力,令人欣喜。

有鉴于此,记者专访“双师”评选发起人和组织者——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先生,他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简要解答。

注重推动作用和创造性

记者:“双师”评选工作进行到现在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评选结果,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吗?

赵夫瀛:首先感谢广大木作同行和全社会对“双师”评选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透过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切盼望,让我们越来越感到这项工作的时代意义和必要性。作为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双师”评选是个短暂又漫长的过程,说其短暂是因为要做的具体工作太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说其漫长是包括我们工作人员在内对“双师”的翘首以盼,这恰恰体现了评选工作的严肃性和谨慎态度。坦率讲我们还真不能把严谨的评选环节当作时间任务来完成,只能说分秒必争按规范要求在本年度内拿出结果。

记者:在木作行业评选“双师”是否具备相应的群众基础,目的何在?

赵夫瀛:目前全国大约有大小30000多家木作企业,平均按每家企业40名员工计算,就是百万有余的从业大军,如此庞大的华夏传统木作文化行业群体,千百年来至今竟没有一个“正统规范”的名分称谓记载,较之于其他传统文化技艺门类,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由中华木工委等权威机构组织“双师”评选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树立起行业的标杆和旗帜,以此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业凝聚力,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提升产业地位,推动产业发展,让大家更好地发挥创造性。

记者:在衡量“大师”的标准上,该如何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赵夫瀛: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没有继承谈不上发展,但贴上“继承传统”的标签,缺乏开创性和时代意义,与大师的精神高度是有差距的,说到底最多只能算是匠人而不能称其为“大师”。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心理,沉潜下来发现、研究、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通过创新求发展,才能永葆中华传统木作文化的活力。

“双师”不是追名逐利的砝码

记者:“双师”评选是否会成为市场价格的催化剂,通过什么方式来调控有可能出现的“大师涨价”问题?

赵夫瀛:或许有人担心,某人评上“大师”后,作品价格和个人身价就能飞涨。其实,这要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大师要名副其实,他们的价位高于一般水平,无可厚非。但不能把“大师”当成追名逐利的砝码,亵渎了“大师”的崇高荣誉。想通过“大师”头衔来号召市场,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消费者和用人单位掏的是自己的钱,不会优劣不分就贸然出手。作为大师、高师而言,也不会漫天要价随意欺骗,这是一个关乎职业道德、关乎个人口碑的大问题。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木工委才公开发布倡议书,提倡“感恩与重德”的参评理念。

记者:会涌现“当代鲁班”那样的杰出人物吗?

赵夫瀛: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作为鲁班的传人,我们要以被评选为当代“大师”为事业目标,对“大师”称谓心存敬畏。所以,包括全社会在内的木作文化企业,理应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专业大师,支持和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木作技艺天赋。当我们以挑剔而又比较客观公正的眼光来审视时,自然也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所以能被冠以“大师”称谓,必须获得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敬畏肩上的历史责任

记者:评选“双师”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赵夫瀛:我们未来的木作大师、高级木作师,一定是德艺双馨的,在文化传承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有一定的开创性和时代感,对整个木作行业的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大师”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能称得上木作大师的人,必定在各自领域对人类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思想起到了推动或提高的作用。

记者:简单地讲,我们到底该怎样理解和认识“双师”的概念,不参加评选或没被评上“双师”就说明水平不高吗?

赵夫瀛:“中华木作大师”、“中华高级木作师”作为行业的金字塔尖,评选“双师”可以极大地鼓舞行业士气,带动更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对促进技艺传承,对整个中华木作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都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是把“双师”评选当成几千年木作文化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来担当的,通过公平、公正的评选,把真正高水平的大师推举出来,鼓舞和引领后人。当然,名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贡献和水平,由于条件苛刻、入选比例有限,挂一漏万的现象很难避免,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对有些拥有丰富从业经验,具备“双师”评选资格,但对这些虚名不感兴趣,一味潜心创作精品,这样的职业追求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鼓励和推崇。

[ 网站编辑:Alinna ] 已有 4490 次点击
分享到:
XXNR-CL1-20140530095503
XXNR-CR1-20140605121812
XXNR-CR2-20140605121547
XXNR-B1-20140530095648